期刊简介

               本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办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及时反映我国CT和MRI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CT和MRI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1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92/R

邮发代号: 46-27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CT和MRI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131
  • 国内刊号:44-159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CT和MRI杂志2008年第1期文章
  • MRI对比增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利用MRI对比增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IAR)序列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患有原发性恶性肿瘤且临床怀疑有脑转移的病人,在静脉注射双倍量Gd-DTPA(0.2mmol/kg)前、后行T1WI和FLAIR序列扫描.比较增强前、后T1WI和FLAIR显示脑转移病变的数目、大小和位置,并分析两者间偏差的原因.结果35例中有27例出现异常强化病灶,其中3例因有病灶内出血被排除,其余24例中......

    作者:陈建宇;张赟;梁碧玲;叶瑞心;钟镜联 刊期: 2008- 01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GIST的CT和MRI表现,其中18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23例肿瘤中单发21例(发生于胃8例,小肠10例,结肠3例),胃肠道及其系膜多发2例.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长径3cm至22cm,CT表现为平扫肿块密度欠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MRI表现为平......

    作者:邹玉坚;郑晓林;杨沛钦;陈璺;肖利华 刊期: 2008- 01

  •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0dulti-slicespiralCTpulmonaryangiography,MSCTPA)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SCTPA检查并证实为PE的患者21例,采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结果本组21例PE患者中,主肺......

    作者:徐宏刚;丁汉军;郑海军 刊期: 2008- 01

  • 急性胰腺炎CT、MRI诊断

    目的分析研究CT和MRI表现,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并CT或MRI检查资料完整的58例,平均年龄46.5岁.16例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2例为急性坏死出血型胰腺炎.痊愈出院的53例,1例(1.7%)死亡.使用16层螺旋CT机和统一的扫描程序,先平扫后增强扫描.MRI扫描仪为1.5T,采用SE序列常规T1WI和T2WI的横断位、冠状位、矢状......

    作者:梁海毛;蔡曙耘;吴凯宏;董延江 刊期: 2008- 01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对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结果各种处理方法均可显示主动脉夹层及真假腔,但以MPR和VR显示佳,MPR可清晰显示内膜片形态、腔内血栓、管壁钙化移位及夹层累及范围和破裂口,VR可立体显示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关系以及螺旋状的内膜.结论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

    作者:周泽俊;高斌;巢惠民;李劲松;贺克武;全莉 刊期: 2008- 01

  • 3D DCE MRA诊断下腔静脉畸形

    目的初步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在下腔静脉(IVC)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部3DDCEMRA检查患者1040例,均使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PropellefLAVA)行血管成像,先采用大强度投影(MIP)重建,疑IVC畸形者再行容积再现(VR)重建.结果1040例患者中共发现IVC畸形6例,发生率为0.58%.双IVC畸形4例,左位IVC2例.结......

    作者:谭婉嫦;张应和;靳仓正;李春芳;陆巧葱;徐刚 刊期: 2008- 01

  • 低场MRI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DWI扩散成像序列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SE序列T1加权、T2加权及FLAIR序列和DWI序列扫描,比较T2加权,FLAIR序列.DWI序列在显示脑梗死病灶中的差异.结果39例病人在T,加权共显示病灶172个,FLAIR像共显示病灶286个,而21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6个病灶,是在行DWI扫描时才清楚的显示出其内部结构,边界及形态的大小,终被确诊为超级性脑......

    作者:于晓为;李亚玲;许文德;于明维 刊期: 2008- 01

  •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收集10例临床及病理资料齐全的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本组1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均为单侧发病,瘤体直径为4~10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整.瘤体为脂肪密度3例;密度不均匀者7例,其中以脂肪为主3例,以软组织为主3例,1例伴肿瘤出血.增强后所有病例软组织成分均轻至中度强化,脂肪成分均无强化.3例见点、条状钙化,1例伴出血者为......

    作者:邹新农;方向明;钱萍艳;陈宏伟 刊期: 2008- 01

  • 探讨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CT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价值

    目的旨在提高对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认识,探讨其在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脑梗死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4-80岁,平均59岁,所有患者发病1-6小时内行CT扫描及发病24后CT复查.结果12例患者均发现有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复查CT,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出现大片状低密度灶,5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消失.结论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CT诊断早期......

    作者:刘辉安;左玉江;刘志林;鲍延海;李志刚 刊期: 2008- 01

  • 16层螺旋CT在膝关节游离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3-D)与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膝关节游离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病例均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3D及MPR等影像后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右侧膝关节游离体8例,左侧3例,双侧3例,多发游离体1例;其中2例伴有关节积液,6例有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16层螺旋CT的3-D图像可清晰显示游离体的立体形态,MPR图......

    作者:鲁强;王平凡;燕军;张光奎;邓昆 刊期: 200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