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办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及时反映我国CT和MRI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CT和MRI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1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92/R

邮发代号: 46-27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CT和MRI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131
  • 国内刊号:44-159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CT和MRI杂志2008年第2期文章
  • CT诊断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PulmonaryLymphangiomyomatosis,LAM)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发展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绝大多数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其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异常有关.......

    作者:胡丽娟;李扬彬 刊期: 2008- 02

  • 低场强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在低场强MRI上的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方法通过12例经临床和MRI确诊的主动脉夹层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符合DeBaky分型Ⅰ型者3例,符合Ⅱ型者1例,符合Ⅲ型者8例,均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及夹层的内膜片,具有诊断价值.结论MRI为无创伤性的检查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善武;刘金有 刊期: 2008- 02

  • 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治-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告2例肾嗜酸细胞瘤,结合文献资料讨论.结果肿瘤大小分别为3.0cm×5.0cm×4.0cm,9.5cm×12.0cm×9.0cm.肿瘤均位于左肾中下极,CT扫描肿瘤密度大致均匀,瘤体中央有星状结构.行根治性左肾切除及单纯左肾切除.结论肾嗜酸细胞瘤系肾脏良性倾向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瘤体中心区星状瘢痕是本病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保肾手术是治疗本病首选方法.......

    作者:胡兴荣 刊期: 2008- 02

  •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16层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病例资料,总结16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对IMH基本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主动脉壁内血肿、内膜钙化移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可在MPR、CPR上清晰显示.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能为主动脉壁内血肿......

    作者:燕军;鲁强;张光奎;张庆玲 刊期: 2008- 02

  • 低张后螺旋CT增强对胆总管壶腹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壶腹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低张(肌注654-210-20mg)后行螺旋薄层CT增强扫描.结果12例常规平扫仅1例在钩突水平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见圆形结节影,11例均未见确切病灶,低张后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见轻中度和/或明显强化局限性管壁增厚影或强化软组织结节影,肿块直径0.3cm~2.2cm,2例十二指肠周围淋......

    作者:向立勇;郭子强;韩国武;张华 刊期: 2008- 02

  •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

    目的通过对70例经CT检查证实为外部性脑积水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收治的经CT检查证实为外部性脑积水的70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作CT轴位扫描,层厚层距10mm,部分病例加扫5mm层厚或行5mm回顾性图像重组.均为平扫.结果70例患儿主要CT表现为:双侧额叶蛛网膜下腔对称或不对称增宽,范围4.8mm~12.5mm,平均8.......

    作者:胡少平;宋淮;周立强;张银 刊期: 2008- 02

  • 改良胸部CT扫描法在去除伪影中的应用

    随着CT的发展及普及,CT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胸部CT常规扫描方法是由肺尖向膈肌,即由上向下的(Surperoinferior,SI)方向,它的不足之处是对一些不能配合呼吸的儿童、肺功能异常或较长扫描时间的患者,在扫描时间接近终止时,因屏气不良常出现程度不同的呼吸运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和诊断.......

    作者:石海兵;申斌 刊期: 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