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办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及时反映我国CT和MRI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CT和MRI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1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92/R
邮发代号: 46-27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131
- 国内刊号:44-1592/R
- 出版周期:月刊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腿部软组织的MRI表现特征
目的初步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腿部软组织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双侧大腿软组织的MRI表现.结果T2WI脂肪抑制序列示2例患者双侧大腿筋膜及肌群广泛高信号,10例患者双侧大腿部分或大部分筋膜及肌群高信号,12例患者信号增高区肌间隙欠清晰,皮肤及皮下软组织不同程度肿胀,其内见线样高信号.结论MRI能为临床提供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累及大腿时其软组织改变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李青云;吕维富;刘影;曾飞雁 刊期: 2011- 05
-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髌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髌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外伤后临床怀疑髌骨骨折而X线平片(CR、DR)检查阴性(15例)或提示可疑髌骨骨折(28例)的患者进行MSCT扫描后,通过特殊的CT图像处理软件包在工作站上进行二维和三维后处理重建,获得髌骨高清晰度的MPR和VR图像,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以明确有无骨折.结果43例患者经MSCT扫描和重建后,37例显示有......
作者:张俊;黄渊全;黄文杰;李悦;王栋 刊期: 2011- 05
-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诊断
目的分析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资料.观察指标:病灶数目、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或信号及强化程度.结果单发15例,其中额骨6例,顶骨5例,枕骨3例,眼眶1例;多发1例共3个病灶,分别位于额骨、枕骨及斜坡.额骨、顶骨及枕骨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眼眶及斜坡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清晰伴有硬化缘.X线表现为溶骨性破......
作者:黎昕;李丽红;黄柏锋 刊期: 2011- 05
-
3D-CTA、2D-DSA及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64排3D-CTA、2D-DSA及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筛选31例疑似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完整的3D-CTA、2D-DSA、3D-DSA及手术资料.比较3D-CTA、2D-DSA、3D-DSA对颅内动脉瘤检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及其对颅内动脉瘤形态及瘤颈的显示情况.结果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3D-DSA共检出35枚颅内动脉瘤......
作者:郭建新;冒平;牛刚;赵婷婷;丁辉;王茂德;杨健 刊期: 2011- 05
-
3.0T多体素1H-MRS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3.0T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认颅内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应用双梯度16通道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检查.分别测定病变区、病变周围及健侧相应区域的胆碱(Cho)/肌酸(Cr),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Cho/NAA值,结果以x±s表示,界值取P......
作者:林祺;陈金银;许凯华;林荣良 刊期: 2011- 05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梗死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转归相关性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各向异性特征,结合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评价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对1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及57名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测量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梗死灶及其对侧对称区域的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对双侧皮质脊髓束进行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并分级;在DTI检查前及治疗后......
作者:刘树学;王本国;莫雪玲;唐玉德;王耿;张雄彪;洪云恒;罗丽好;陈志明;李水连;肖铮 刊期: 2011- 05
-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技术对于对于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经我院64层螺旋CT检查的鼻外伤病人53例,每个病人均经下列过程诊断:先由两名高年资医生判读鼻骨横轴位片及重建冠状位片,作出初步印象诊断并记录,再到到工作站上实行MPR和VR图像同屏点对点对比观察,作出终诊断.结果53例鼻外伤病人中初步印象诊断:25例多发骨折,终有一例不符;初步印象......
作者:滕国春;纪文华;白志勇;陈晶露;赵薇;刘宝如 刊期: 2011- 05
-
MSCT血管成像联合钙化积分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钙化积分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平静吸气后屏气进行钙化积分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并将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钙化积分计算、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大密度投影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其中全部患者有传统X线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结果患者钙化积分与年龄成正相关,r值为(0.34,P400......
作者:李勇;王成伟;韩淑华;刘琦 刊期: 2011- 05
-
磁共振Tricks技术在四肢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的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技术(TRICKS)对四肢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四肢血管瘤行常规平扫,注入对比剂后应用TRICKS技术行动态血管造影,后行常规增强扫描,分析病例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情况并与手术病理或DSA对照.结果TRICKS图像动态显示了动静脉的充盈情况和动脉结构,所有病例均能充分显示血管瘤瘤体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情况.结合常规扫描,诊断正确率达94%(1......
作者:曲华丽;许乙凯;陈斌;昌仁民 刊期: 2011- 05
-
320排CT研究冠脉粥样硬化非钙化斑块与管腔狭窄(与SCA比较)
目的比较320排CT冠状动脉造影(CT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对非钙化粥样硬化斑块与管腔狭窄的显示.方法30名行320排CT冠状动脉造影发现非钙化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同期行SCA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非钙化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及相应管腔狭窄程度.结果30名患者37条冠状动脉大分支的42个非钙化粥样硬化斑块,71.4%发生于血管大分支起始部,稳定性斑块占76.2%.CTA的曲面重建(CPR)测......
作者:郭轶虹;谭理连;熊龙根;周智美;李树欣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CTA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 2 Ⅱ型糖尿病患者脑实质微结构改变的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 3 3.0T磁共振对心脏优化检查的临床再评价
- 4 肾脏非透明细胞癌实性肿瘤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5 子宫肌瘤的低场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
- 6 原发性肝癌磁共振与超声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
- 7 CT灌注成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 8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1例
- 9 乳腺癌X线摄影与磁共振成像的对比研究
- 10 长期血液透析继发棕色瘤的影像学表现
- 11 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触发阈值的优化
- 12 fMRI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中的应用
- 13 脊柱结核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及影像学诊断分析
- 14 16排螺旋CT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中的应用
- 15 多房囊性肾瘤的CT、MRI表现
- 16 ASL联合DWI在恶性胶质瘤真假性进展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17 低场MRI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 18 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征像及病理对照
- 19 FLASH-3D动态增强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检查中的应用
- 20 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诊断(附5例报告及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