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办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及时反映我国CT和MRI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CT和MRI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131
- 国内刊号:44-159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256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颅骨复杂性骨折及其分型中的诊断价值
王刚;郑晓林;李德维;张玉兰
关键词:颅骨, 创伤, 骨折, 三维重建, 螺旋CT
摘要: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颅骨复杂性骨折的分型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颅骨外伤首诊CT检查278例,CT扫描层厚1.5mm,层间隔0.75mm,螺距0.39mm,矩阵512×512。影像主要后处理方法: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分别采用三种方法进行图像诊断:标准横断面(A方法)、标准横断面+2D重建(B方法)、标准横断面+2D+3D重建(C方法)。结果278例患者共300处骨折,包括蝶骨33处,筛骨36处,额骨56处,颞骨73处,顶骨61处,枕骨41处;其中线型骨折110处,凹陷型骨折83处,粉碎型骨折107处。三种诊断方法比较,AB间及AC间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C间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6层螺旋CT的后处理重建技术应用于颅骨复杂性骨折检查,通过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及综合运用成像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准确率并能清晰的显示骨折的细节。
友情链接